“家”一詞最早見于《史記·樂毅列傳》:“樂羊死,葬于靈壽,其后子孫因家焉。”
對每個人來說,家的定義或許都是相同的。是遮風擋雨的地方,更是靈魂的憩息地。無論有多疲憊,只要一想到家,似乎就有了使不完的勁。
“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明”;“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”;“君自故鄉來,應知故鄉事”;“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”。在中國人千百年來的文化來,家的地位,一直都是最崇高的。
2022年又將過去,回家過年,又將成為千萬個在外漂泊游子的共同目標。無論是故鄉的家,還是異鄉全力打拼之后博下的家,吾心安處,即為家。
如果說人生是冬天,那么家就是春天。有花草,有綠意,總是生機盎然。無論是豪華還是簡約的,無論是狹小還是寬大的,只要是按自己心意呈現的家,于這忙碌沉浮的世間,是唯一雙手能握住的幸福。